信息中心
Information Center
欢迎您来电咨询(工作日8:30~17:30)
400-633-9001
一、适宜性
案例分享:
某建筑公司
该公司没有编写《手册》,但是该公司将企业实际运作结合标准要求编制了《工程管理手册(20xx年建设版)》、《企业规章制度(20xx年建设版)》、《财务管理制度(20xx年建设版)》、《商务管理手册(20xx年建设版)》4本管理制度。
该公司将管理制度细化、量化打分。每季度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对公司所有部门依据上述制度进行大检查:打分、评比、考核、整改。
我们去到企业将上述检查形成文件化(如有计划、有记录、有总结),不要求企业重新再做内审,将上述检查作为内审主要部分。
每年要求各部门对4个管理制度提出评审要求,在每年年底总结大会上提出改进意见,并对公司下一步发展提出要求。
案例分享:
山东泰安某生产电控柜壳体企业
该企业负责人对认证工作认识到位,每次审核全程陪同,并给审核组提出要求:每次审核必须提出10个以上不合格项,否则不管饭。虽然只是句玩笑话,但可见企业对审核组的期待。
案例分享:
某大型集团公司
25年前,该集团脱胎于一家破产倒闭的乡镇企业维修车间,员工34名。
当初给企业建立管理体系时,时任总经理张先生聘请当地退休主管工业副县长当管代。给企业做完培训后,要求企业建立公司质量方针,张先生为制定方针想了三天三夜。
内审时,张先生要求所有问题都要开不符合报告,当时内审开了50多个不符合。
有付出就会有回报。如今,该集团拥有员工18000名,年产值过百亿,集团辖1家上市公司、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6家海外子公司,成为全球轮胎模具研发与制造基地、世界有影响力的高端机械零部件制造商、全球最大的气门芯生产基地,拥有20多家世界500强客户。
二、充分性
三、有效性
案例分享:
某轮胎生产企业
企业负责人比较重视体系建立,根据咨询师的要求,建立了很多记录。
时隔几年再去审核时,发现记录减少了很多,管代解释企业更换了负责人,新负责人不要求过多记录,只是保留了很少一部分。
对于两种方式的对比结果,她说:“张老师,奇怪了,少了这么多要求以后,现在效率和质量都提升了,原来经营不下去,现在挣钱了”。作为审核员,感到脸上无光,我们的一些要求不但没有帮助到企业,反而给企业添乱。